首页
> 统计快讯 > 统计分析

一季度绍兴市规上服务业运行简析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0-05-19 10:23:11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规上服务业生产回落,但互联网、软件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出现较快增长,一定程度对冲了传统服务业下滑。

一、运行总体情况及特点

1.营业收入小幅增长

一季度,全市57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3.04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占主体,其营业收入增长2.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4.6%;外商投资企业降幅较大,营业收入下降48.6%。

2.重点企业拉动明显

一季度,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前百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64亿元,同比增长20.0%。小微企业(剔除保留同期数单位)受疫情影响较大,实现营业收入22.40亿元,同比下降26.4%。

3.互联网相关行业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39家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重跃居各门类首位,达51.73%,实现营业收入31.37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速为62.1%,增速位于全省首位,占全省比重(0.87%)比上年同期提高0.27个百分点,比重位居全省第三,仅次于杭州、宁波。上虞e游小镇重点互联网企业杰腾、世优、依游等网络公司经营良好。邮电业务总收入保持平稳小幅增长,一季度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平台实现总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0.3%。

二、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持续下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我市规上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在十大行业中均排第二位,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21.4%和17.6%,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影响明显。一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14.6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十。受疫情影响,其营业收入增速下降13.9%,降幅比1—2月回落5.0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营收总量位于本行业第2位的中铁物流集团飞豹快线有限公司因疫情影响以及总公司经营模式调整尚未开展业务,对全市造成一定影响。企业整体营利情况不乐观,一季度123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中,亏损54家,亏损面为43.9%。

2.生活性服务业承压明显

一是卫生行业受疫情影响出现下降。疫情防控期间,民众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禁足”、自觉居家或减少外出,一方面预防了其他病毒传播,同时因讳疾忌医减少了“小病大住”现象,卫生行业营业收入出现下降。二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受到极大冲击。娱乐业消费具有人口密集、附加值较高、参与性较强等特点,春节期间本是聚会高峰期,但大量KTV、影院、酒吧和文化馆等公共娱乐场所基本关闭,线下娱乐消费按下“暂停键”,文化娱乐行业经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影剧院企业至今仍处于停歇业状态,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影剧院行业营业收入平均下降80%以上,因疫情影响所受损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或弥补。

3.接近半数企业出现亏损

受疫情影响,规上服务业企业订单量明显下降,成本相应增加,亏损企业明显增多。一季度,全市57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亏损企业达26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0家,亏损面达46.4%,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亏损面均在50%以上,分别为:78.8%,60.0%,56.8%,53.4%。

三、对策建议

虽然疫情对经济造成“阵痛”,但当前全市服务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亟需迎难而上,推动服务业有力有序恢复生产、更快更好转型升级,更加有效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作用。

1.引技术加速现代物流业发展

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交通物流业受到较大影响,发展受阻。但“不见面”、“不接触”配送服务深受大众欢迎,智能化物流方式成为新的市场需求热点。建议紧抓国家5G发展战略和疫情期间爆发的线上服务、线上消费需求机遇,优先引导物联网、5G和区块链技术,改造提升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服务,通过智能化转型实现安全经营,打造高端服务业发展高地。

2.提服务培育壮大新兴消费

推动智能化创新,提升服务多样性。受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受到严重局限,应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挖掘消费者需求,将新的商业模式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完善便捷、智慧、安全的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生活性服务业短板领域,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3.强政策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加快推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针对重点大型企业,协调帮助企业打通产业链堵点,尽快复产达产;针对中小微企业,重点落实稳岗、社保、税收、信贷等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共渡疫情难关,尽最大努力消除或缓解疫情影响。同时加快兑现疫情防控补助资金和稳增长奖励扶持资金,降低企业成本,帮助各行业共抗疫情,平稳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