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快讯 > 统计分析

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域先行之路——绍兴市域发展的优势与潜力分析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1-08-17 14:40:36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参加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绍兴组讨论时强调,绍兴要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对标对表“重要窗口”建设,奋力推进“四个率先”,“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由此,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域先行之路,是绍兴近阶段的清晰定位。本文围绕如何实现“四个率先”,深入研究绍兴市域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一、绍兴市域发展的历史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域发展。1983年以来,市委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市”“开放兴市”“建筑强市”“品牌建设”等战略;结合历史文化优势和经济相对发达实际,提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战略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结合时代要求,将市域发展目标确立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和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为激发创新活力,又先后提出并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等战略纲领。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目标,全面改善涉水环境,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把绍兴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水城。此后,“双城记”“两业经”“活力城”目标的明确,进一步推进绍兴市域发展,绍兴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顾绍兴市域发展历史,既是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历史,也是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的历史;既是文化日益繁荣发扬的历史,也是生态积极重塑优化的历史。从历史演变来看,绍兴市域发展正在探索一条从单纯追求速度到追求更高质量、由传统产业为主到传统新兴两翼齐飞、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综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绍兴经济走过一条从分散到集聚的发展道路

纵观绍兴经济发展过程,从村村办企业,经过开发区集中,再到目前的平台集聚,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绍兴异军突起。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社会总产值56.8%。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包括绍兴县(即柯桥区)的织造、印染,诸暨市的五金、珍珠,上虞市(即上虞区)的化工、伞业,嵊州市的领带、厨具,新昌县的医药轴承,市区(即越城区)的家私、食品等。

在块状经济的基础上,2015年起,绍兴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具有绍兴特色、对区域发展有较强带动和支撑作用的特色小镇。诸暨袜艺小镇、越城黄酒小镇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名单。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28家省市级特色小镇,其中省级特色小镇14家。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蓄势聚力,推动了产业平台集聚。2017年,《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实施,“绍兴市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同意。2018年起,绍兴启动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革提升行动。2020年,出台《绍兴市实施“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计划》。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三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相继落地绍兴。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一批企业相继落地建设投产。

(二)绍兴社会治理经过了从自发到有序的过程

无论是上世纪的“枫桥经验”,还是后来的《民情日记》,再到当前的“三驻三服务”,都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内涵。20世纪60年代初期,浙江省社教工作队到枫桥区指导社教运动,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枫桥经验”。1998年,雅璜率先在全国实行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精神内涵的《民情日记》制度。依托于枫桥经验、民情日记的先进经验,绍兴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达96.99%,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平安创建“十三连冠”,并获得浙江省“平安金鼎”。

2020年,结合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等制度,绍兴创造性推出干部驻村、驻社、驻企全覆盖的“三驻三服务”工作机制。全市2573名驻村(社)指导员、4570名驻企服务员,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村级经济消薄攻坚、村社组织换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绍兴文化走上“传承”与“创新”之路

绍兴较早布局文化和旅游产业,并久久为功。从“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到实施全城旅游、全市旅游、全民旅游,再到以大旅游理念推动“市域联动、产业融合、城旅一体、全民共享”,实施“全市游”、“水城游”、“免费游”,绍兴文化内涵逐步被深度挖掘,旅游配套也不断跟进完善。

在持续地打磨雕琢下,极具江南特色的绍兴古城脱颖而出。“一城一桥三故里”(越子城、八字桥、阳明故里、书圣故里、鲁迅故里),兰亭、大禹陵、沈园、柯岩、安昌古镇、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徐渭故居等,风景名胜不胜枚举。“一廊三带”(文创大走廊,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和古越文明文化带),书法文化、阳明文化、黄酒文化、民俗文化、越剧文化等,精神文化内涵丰富。

文旅建设成果丰硕。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85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8处,3A级景区40处。省AAA级景区村庄165家。群艺馆、文化馆(站)110个,博物馆数46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量743.92万册。2020年底,绍兴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将为绍兴提供展示水乡风景和越乡风情的国际化平台。

(四)绍兴生态环境从“整改”走向“提升”

2013年以来,绍兴乘着浙江“五水共治”的强劲东风,以最强力度查找薄弱环节、突破重点难点,以最严要求确保治水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以最高标准抓治水、促转型、惠民生,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抓落实,持之以恒做好治水这篇大文章。2020年,全市7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Ⅰ-Ⅲ类水比例为100%;21个省对市“五水共治”考核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128个市级考核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突出发挥环城河、沃洲湖、“一江两岸”等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河湖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具有独特韵味的诗画江南水乡。2020年,河湖库塘清污(淤)量174.74万平方米,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0.83平方公里。创建市级美丽河湖20条(个)233.87公里,入选省级美丽河湖16条(个)。

面对工业污染的严峻形势,做到固废处理与水治理双管齐下。2019年4月,绍兴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建设试点工作,把试点任务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市深改工作中,形成市、县、乡三级齐抓共管的格局。同年9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评审。市委办、市府办正式印发《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抓住用好全国“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机遇,以更高站位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2020年,绍兴率先建成“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五大类固废智慧化闭环管理城市。

二、绍兴市域发展的现状

(一)绍兴市域发展的优势

1. 经济实力全国靠前。全国范围看,绍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靠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可观,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19年,绍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4561元,在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下同)居第27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8.4亿元,居第34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4769家,居第15位。其中内资企业4326家,居第13位。2020年,绍兴地区生产总值6001亿元,居第36位。

2. 产业基础全省领先。全省范围内,绍兴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增长;时尚制造业、健康产品制造业、文化制造业占比居全省前列,呈现较好的产业基础。“十三五”期间(2016年至2020年,下同),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1.1%,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14.1%,居全省第6位。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1.3%,居全省第2位;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4%,健康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均居全省第3位。

3. 开放活力名列前茅。绍兴接连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开放活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居全省第3位。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19年,出口2251亿元,居第19位。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87个,居第28位。2020年,进出口总额25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2141万美元,均居全省第5位。

4. 科技创新走在前列。坚持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科学技术支出及占比居前列,人均发明专利数排名靠前,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多。2019年,科学技术支出46.9亿元,居全省第3位、全国第21位,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居全省第2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数6.5件,居全省第2位。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7%,与宁波并列全省第4位。2020年,11家企业入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165家企业列入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省第3位。

5. 民生条件较为富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支出占比居全省首位,高学历在校生人数占比排名靠前,住房、车辆拥有量较多,人均收入较高。2019年,教育支出131.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居全省首位。每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206人,居全省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2.7平方米,居全省首位。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7.6辆,居全省第2位。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00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694元,均居全省第3位。

6.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资源环境不断改善,生产能耗逐步降低,绿化水平居前列,生态环境持续恢复向好。获2020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银鼎、2020年度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市。2019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4.9%,居全省第2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9%,居全省第3位。公园面积4157.4公顷,居全省首位。2020年,绍兴PM2.5浓度达到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3%,改善率居全省首位。

7. 社会治理和谐稳定。受益于丰富的社会治理经验,刑事案件立案数相对较少,平安建设取得成效,社会和谐稳定。2019年,刑事案件立案数5991起,居全省第9位。2020年5月,绍兴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2020年,在全省平安指数测评中有十个月位居全省前四,在省平安建设考核中位列全省第4位,连续十三年成功创建“平安市”。全市实现平安区、县(市)“满堂红”、“平安金鼎”大满贯。

(二)绍兴市域发展的劣势

1. 从市域发展的基础看,要素相对欠缺。

从土地要素看,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19年,每万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户籍人口)18.5平方公里,居第198位,落后于杭州。土地资源受限,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土地依存度较低的产业尚未充分发展。相较于人均11.7平方公里的北京、7.8平方公里的广州、4.3平方公里的上海、3.6平方公里的深圳,仍具有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人口要素看,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虽出生率短期增长,但人口结构改善不明显。自2017年起,0-17岁人口占比逐年下滑,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逐年攀升,至2020年达到26.9%,青年劳动力流失,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全国脱贫工作取得成效,外地务工人员因其居住地脱贫,转而在本地就近就业,工人数量产生较大缺口。

从资源要素看,第二产业受制明显。工业纺织业中多为加工型企业,位于产业链中间环节,原材料供应端和成品销售端不具备定价权。建筑业中,自2020年四季度起,原材料钢材价格逐月上涨,2021年一季度钢材工业购进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6.1%,已签订合约面临资金压力。绍兴作为建筑大市,承受压力巨大。采矿业中以漓渚铁矿为代表的矿山面临资源枯竭、遗留尾矿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处于探索尝试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期。

2. 从市域发展的保障看,力度有待加大。

从民生角度看,医疗资源相对欠缺。从全省看,2019年,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3.2人,每万人医疗卫生机构数5.3个,均居全省第8位。从全国看,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19年,每万人医院床位数49.1张,居第118位;医院数89个,居第131位。2019年绍兴户籍人口448万人,佛山449万人,淄博434万人,两城人口规模与绍兴相近。但佛山每万人医院床位数77.1张,淄博医院数157个,均明显超过绍兴。

从生态角度看,空气质量虽然改善幅度较大,但在省内相对落后。2020年,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90.7%,居全省第9位;PM2.5年浓度28微克/立方米,与嘉兴、金华并列全省第8位。工业园区搬迁集聚,污染排放体量依旧保持高位,治理、监测配套有待完善。

3. 从市域发展的潜力看,优势发挥不足。

从人才方面看,高素质人才培育、留用存在薄弱环节。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19年,按户籍人口计算,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1人,居第77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居第148位。虽积极推进文理学院更名绍兴大学,但985、211、“双一流”等高水平院校在市内,乃至省内都较为匮乏。高校毕业生留绍人数下降,建筑八大员、建造师、教师资格证等持证从业人员紧缺,工业博士、硕士研发人员招聘竞争激烈。

从文旅方面看,虽然全市文旅资源丰富,但产业化程度不高。2019年绍兴文化产业占GDP 比重5.5%,与温州并列第4位,低于金华的7.4%和丽水的6.0%,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凸显。经济效益欠佳,国内影响力相对较弱。2019年,入境游客15.3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7360万美元,国内游客11472.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02亿元,均居全省第8位。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1074亿元,居全省第8位。受疫情影响,游客旅游观念发生转变,旅行社从业人员减少,绍兴市中国旅行社2020年营业收入亏损80%。

三、对策建议

(一)引导企业提档升级,打造“智能制造”绍兴。

一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纺织、印染、黄酒布局中高端产业链、价值链,引导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二是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高校毕业生为桥梁建立科研联络点;变单企引进为链式引进,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三大“万亩千亿”平台高质量招商引资,跟踪落户企业发展态势,提供后续支持。三是加快新技术应用。深入推进“互联网+”“智能+”“5G+”,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促进制造单元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数字化改造。

(二)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打造“创新创造”绍兴。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为科研用地提供便利条件,对企业自建研究院所给予补贴,对科研院所土地租赁给予租用优惠;完善人才公寓配套设施,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二是密切校企联系,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立绍兴校区良机,寻求更多合作,完善高校双导师制,为在校生配备校外企业导师,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习,促进产学研融合。三是提高人才待遇,吸引高层次智囊团集体来绍,形成科研协作氛围,加大住房首付补贴力度、落实父母子女随迁政策并给予优待。

(三)改善内需消费环境,打造“多元消费”绍兴。

一是丰富完善夜经济,以绍兴地铁一号线开通为契机,着力打造美食、购物、游玩、电影、演出一条龙的综合服务消费场景,集聚商业资源,形成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夜游街区;借机推出夜游鲁迅故里、徐渭故里等项目和线路。二是打通同城配送链,培育同城配送物流公司,加快完善超市、药店、餐饮的即时配送服务,提高网络新零售服务便捷性。三是加强监管新业态,对珍珠直播、盲盒销售等新经济模式进行监管,督促商家提前备案商品信息,依法惩治造假欺诈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四)促进内外双循环,打造“全面开放”绍兴。

充分利用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继续用好9610、9620等出口平台,兼顾外贸与内销。一是完善政策落实,统筹管理进出口优惠政策申请及兑现,搭建多部门协同处理平台,规范疫情等出险情况的保险赔付。二是开拓内销市场,以疗休养等团体性消费带动跨区域消费,引导市内县级旅游合作,开拓省内、全国地级市旅游合作互惠新模式;引进、培育养老产业龙头企业,加快适老化改造,发展“银发经济”。三是优化出口结构,引导企业转变原材料出口为主的低利润发展模式,提高技术输出占比,增强抗风险能力。

(五)着力挖掘文旅资源,打造“先进文化”绍兴。

绍兴文旅资源丰富,发掘本土特色,打造本土精品,有利于塑造绍兴文旅品牌。一是线下线上同发力,依托越窑青瓷、黄酒酿造等传统文化资源,增设线下创意体验馆;拍摄高水平宣传纪录片推广宣传,深化线上影响力。二是增量提质促增收,降低景区门票价格,增加客流量,以服务促进旅游增收,景区内增设文创园区、餐饮服务区,培育周边特色民宿,提升休闲康养品质。三是经典流行齐头进,结合流行元素,创新表演形式,依托古城建筑打造精品实景演出,深度还原越剧文化、汉服文化场景,增强游客体验感、互动感。

(六)多措并举改善环境,打造“绿色生态”绍兴。

动员全民参与,降低空气污染,优化城市生态。一是低碳出行便利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政策补贴,加快建设充电站;提高公交车发车频次,延长末班车时间,增设新站点、新线路,与地铁联通。二是支持新能源发展,为使用、研发清洁能源企业提供补贴,引导企业降低能耗。三是实现智能化监测,结合互联网技术,实时分析污染排放情况,做到24小时监管,避免频繁人工访查干扰企业经营。

(七)切实加强社会保障,打造“民生幸福”绍兴。

为市民安居乐业提高充分保障,切实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加强医疗建设,增设综合性医院,增配医疗设备,扩充医师数量,与高校合作,交流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二是倡导健康生活,鼓励全民参与健身,扩增公益性健身场所,对奥体中心体育场馆予以适当政策补贴,降低市民健身费用,充分利用健身资源。三是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待岗人员取得职业资质,扩大以工代训政策补贴范围,吸纳社会劳动力,确保具有劳动能力的待岗人员实现就业。

(八)转型数字化基层治理,打造“数字政务”绍兴。

加快推动实现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掌上治理之市。一是打破数据壁垒,针对同一指标,统一不同部门的数据统计口径,实现数据统一调用;主动定期公开对外数据,全省各市共享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充分利用。二是加强部门联动,明确流程细则,规范处理时间,形成管理闭环,提高流转效率。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扩大简单业务自助办理覆盖面,实现紧急证件市民卡等的自助补办,借助自助设备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

(九)加快构建城市大脑,打造“智慧城市”绍兴。

因地制宜为城市发展增智赋能。一是推动集智共建,举办数学、计算机建模比赛,邀请相关专家来绍构建“智慧城市”;邀请相关AR公司,如百度、华为来绍测试路网设备,促进绍兴城市+智慧的融合。二是充实后备力量,增加体制内互联网人才储备,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外包业务对接,提高“借智借力”效能。三是加强隐私维护,完善隐私保护细则,整治大数据杀熟;非公开数据中,对个人、企业数据进行模糊处理和算法加密,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