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全市经济实现开门红 | ||||||||||||||||||||||||||||||||||||||||||||||||||||||||||||||||||||||||||||||||||||||||||||||||||||||||||||||||||||||||||||||||||||||
|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1-2月全市经济运行在“稳”的主基调下实现了“开门红”,呈现“开局良好、质量提升”的态势。
从主要经济指标走势看,工业、消费、出口、财政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明显好于上年同期,特别是工业、消费、财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无论从产业角度还是需求角度,从匹配性经济指标还是民生、环保等社会指标都折射出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69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高4.1和3.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较上年同期提升1位,时隔5年重回两位数增长。分行业看,36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加值总量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全线增长,其中,医药制造(57.7%)、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22.0%)、橡胶和塑料制品(17.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14.8%)、纺织服装服饰(14.1%)、专用设备制造(12.4%)等行业增长较快。分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增长23.7%,小微型企业较为平稳,增长11.3%,中型企业相对较慢,仅增长4.7%。 (二)消费结构加快转型。1-2月,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高6.3和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从限上批发零售单位分类商品零售额看,生活必需品平稳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1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5%;消费升级和时尚类商品增长相对较快,通讯器材类增长3.8倍(含绍兴苏宁云商商贸有限公司浙江区域网上小家电销售在绍兴开票因素),家具、家用电器类增长86.1%、22.4%。汽车类零售额46亿元,增长8.1%,增速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服务类消费加快增长。1-2月,全市限上住宿餐饮营业额8亿元,增长14.5%,增速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399万人次,增长5.4%;旅游收入34亿元,增长10.8%。 (三)外贸出口形势喜人。1-2月,全市进出口总额376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出口349亿元,增长40.7%,增速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高39.0和30.9个百分点,创近7年来的新高,居全省第三位,占全省份额10.0%,占全国份额14.3‰。从主要出口市场看,全市对前三大出口市场欧盟、美国、东盟出口增长32.3%、47.3%、48.9%,出口额合计占全市的46.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45.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8.1个百分点。从主要出口产品看,占全市份额62.0%的纺织服装出口增长39.8%;占全市份额18.7%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0%。外资引进势头较好。1-2月,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1只,同比减少15只;合同外资26949万美元,增长100.6%;实到外资20447万美元,增长24.9%。 (四)财政金融整体稳健。财政收支较快增长。1-2月,全市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和25.9%,增速同比提高11.4和15.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78亿元,增长2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9.3%。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2.7%和18.2%,个人所得税下降1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6亿元,增长37.9%。 贷款增速同比提升。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935亿元,增长2.8%,增速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1-2月新增存款98亿元,同比少增232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6882亿元,增长8.7%,增速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1-2月新增贷款179亿元,同比少增46亿元。 (五)市场价格基本稳定。CPI温和上涨。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涨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六涨两跌”,其中,居住、食品烟酒、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5.0%、3.3%、2.7%、2.5%、0.9%、0.3%,衣着、交通和通信下降7.7%、1.0%。PPI涨幅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2%,购进价格上涨7.7%,同比回落0.9和1.7个百分点。 二、积极变化 (一)新动能引领作用增强。近年来,在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一些落后的产能逐渐退出市场,为优质产能腾出空间,全市新兴动能在加快成长的同时,传统行业、传统产能也在加快改造升级。新产业新产品积蓄发力。1-2月,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9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21.7%、15.6%,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10.6、4.5个百分点,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二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0.6%、42.5%。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98亿元,增长27.6%,对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44.7%;新产品产值率31.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传统行业传统产能持续提质。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柯桥区的印染业和上虞区的化工业通过集聚整合、改造提升,行业素质明显改善。1-2月,全市规上工业印染业在上年两位数的高增长基础上,增加值仍增长11.0%;化工业(小化工)在淘汰低端产能基础上,增加值恢复性增长3.9%。 (二)高质量发展推进有力。当前全市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协调性在增强。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各项经济指标更加匹配。1-2月,全市工业用电量39亿千瓦时,增长16.5%,公路水路货运量1846万吨,增长16.1%,同比分别加快8.0和3.1个百分点。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复工调查显示,调查的171家企业春节平均放假时间14.4天,同比缩短了1.1天,生产经营整体正常。用电量、货运量的持续向好和工业企业开复工的平稳有序印证了全市生产领域市场需求呈现回暖态势。从社会民生改善看,民众获得感持续提升。1-2月,全市财政民生支出82亿元,增长33.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7.5%。16个市控站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4,同比改善3.7%,AQI优良天数比例76.3%,与同期持平,PM2.5浓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 (三)调结构成效不断显现。近两年全市主动打破坛坛罐罐,“八大战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一系列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部署加快落地,经济结构在主动调整中不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转的态势更加清晰。1-2月,全市规上工业中健康、信息、环保等重点产业增势较好,增加值分别增长53.3%、12.1%、11.2%。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企业,规上工业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6.7%,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4.2%,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升级引领不断强化。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同时,1-2月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创近五年来的新高,很主要的一个贡献来源于居住品质提升带动的家具、家电销售快速增长;其次是汽车类消费回升(贡献率达22.2%),从汽车4S店的走访中了解,一方面汽车销售量在增长,但更重要的是平均单价上升比较多,这说明汽车的需求在更新换代、结构在升级。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经济持续向好面临挑战的问题。从走访中了解,开年复工后,全市工业生产形势和企业家信心均好于上年,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有不少困难。生产成本连番上涨反响最大。企业反映,PX价格回升至近三年的高位(从2015年年初的6000元/吨震荡上涨到目前的7500元/吨);分散颜料价格2月内上涨40-50%。企业在厂房租金、环保方面的成本投入也随着各类专项整治不断深入而逐年增加。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汇率不稳也使出口企业不甚困扰。“招工难”和“留工难”困局未解。市人社局新年首场招聘会岗位平均年薪已达5万,企业也反映尽管工资年均涨幅普遍在10%以上,但一线员工和高技术人员结构性用工缺口依然存在。同时,“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廉价出租房资源,推高了外来员工生活成本,加剧了用工紧张。走访中还了解到,随着柯桥印染企业集聚滨海,原印染企业外地职工连同亲属大面积流向滨海,为留住员工,滨海印染车间班长月工资最高已近万元,导致区内及周边相关企业一线员工紧缺。 (二)关注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1-2月,全市6区、县(市)经济发展虽好于上年同期,但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县域之间落差较大。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看,新昌(20.8%)、嵊州(13.0%)、上虞(12.0%)高于全市(11.1%),柯桥(9.3%)、诸暨(8.4%)增长较慢,增速最高和最低相差12.4个百分点。从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看,上虞(20.9%)、越城(18.0%)高于全市(15.2%),嵊州(4.6%)、新昌(-3.0%)差距明显,增速最高和最低相差23.9个百分点。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看,增速最高的上虞(36.9%)与增速最低的柯桥(17.8%)相差19.1个百分点。从出口增速看,新昌(89.0%)领先优势明显,诸暨(26.7%)、上虞(25.1%)相对落后,增速最高和最低相差63.9个百分点。部分县域经济转型较慢,新经济发展“亮点”不突出。 (三)关注有效投资增长后劲乏力的问题。缺乏好的投资项目、投资回报预期不稳、大环境趋紧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从投资项目看,新兴领域特别是新动能、补短板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从走访中了解,近些年绍兴企业更倾向于收购兼并等形式的对外投资。同时,一些企业家不再如金融危机前盲目追求超常规发展,也不是冲动扎堆转型到新兴热门的陌生行业,而是根据自身特点,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严格控制经营风险。从信贷投入看,去年以来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相互叠加,银行信贷投放较以往有所收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定程度再现。从人民银行利率监测数据看,2月份贷款利率6.35%,较上年2月和12月分别上涨0.90和0.83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1-2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整体形势好于预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提质增效任务依然艰巨。下阶段,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