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色小镇支持产业发展的分析思考 | |||||
|
|||||
绍兴市现有13个省级特色小镇、19个市级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大多数是产业小镇,如上虞区E游小镇、诸暨市袜业小镇、新昌县智能装备小镇。如何将特色产业与特色小镇融合好,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特色小镇做得更有特色,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现以越城区黄酒小镇为例,分析特色小镇与产业发展的相辅相成、共生共荣问题。 一、产业与特色小镇 产业是小镇形成的基石。无产业,不小镇。真正的特色小镇一定是由产业带动的。黄酒产业是黄酒小镇建设与发展的强劲基础。绍兴全市共有黄酒生产企业(集团)59家,其中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13家,2018年实现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为43.7亿元、34.9亿元、4.4亿元。全市共有产量超1万千升的黄酒生产企业7家,销售超亿元以上企业5家;拥有古越龙山、会稽山等2家上市公司,其中黄酒集团(古越龙山)是国内最大的黄酒生产企业,产量规模达到25万千升。正因为绍兴有这么多的黄酒企业、这么大的黄酒产业,才能形成黄酒小镇并支撑其发展。 小镇是产业发展的平台。绍兴黄酒小镇,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范围内特色小镇之一,规划面积8.03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5050亩,2018年底入驻企业21家,工业总产出2.08亿元,特色产业产出1.43亿元。小镇采取“一镇两区”模式,打造“产业+文化+ 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大格局。东浦片区,着力推进黄酒文化传承;湖塘片区,着力推进产业建设,两个片区合力共建。外地游客来东浦黄酒小镇走一走、看一看,再品上一根黄酒棒冰、捎上一壶黄酒,无形中宣传了绍兴黄酒。多家黄酒企业集聚生产,既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也能减轻废水废气排放的环保压力,着力推动企业生产发展。 二、建小镇与促产业之间的问题 1.小镇与产业融合不够。黄酒小镇采取“一镇两地”“一镇两区”的运作模式,但两个片区间联动不够。小镇运作过程中,旅游多归旅游、宣传多归宣传、产业多归产业,旅游、宣传与产业发展间融合不够,黄酒小镇与黄酒产业结合不够。小镇管委会对于如何应用好黄酒产业的资源,打造“黄酒”品牌,围绕“建设绍兴黄酒小镇”与“发展黄酒产业”核心,做足“黄酒小镇”平台,真正打造‘黄酒+’模式,发展‘特镇经济’,思考研究不够。 2.企业参与小镇建设不够。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政府热、企业冷“剃头担子一头热”现象。前期精工集团参与建设黄酒小镇,后因种种原因又退出,现以政府投资为主。特色小镇统计监测发现,目前入驻黄酒小镇企业并不多,仅有绍兴会稽山米业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绍兴鉴湖酿酒有限公司等4家重点黄酒企业,事实上更多黄酒企业游离在小镇外。东浦片区的销售、旅游开发,没有用足用好黄酒品牌,黄酒销售以小企业和个体户为主,入驻小镇的知名黄酒品牌偏少,进驻形式偏单一;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主营业务收入仅8151.00万元,其中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169.00万元;湖塘片区以柯桥区黄酒企业为主,如会稽山;市属黄酒企业如古越龙山、女儿红,还没有入驻小镇。 3.小镇支持企业力度不够。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与黄酒企业互动不够紧密,与黄酒行业之间联动不够。如何将特色小镇建设成果,以特色小镇资源反哺于黄酒企业,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没有做深入思考与探索。青酒啤酒厂将部分车间开放,改善了企业的形象。黄酒小镇有较多的游客参观,但小镇没有很好地导流,没有将游客引导至工厂,只是单纯参与东浦古镇,对企业发展、品牌提升和产业升级没有起到很好的扶持作用。对利用黄酒节等节庆会活动,将绍兴黄酒企业打包宣传,也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有些小镇内建筑可免费或低价提供给黄酒企业,有些桥梁可由企业命名,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不多;对黄酒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优惠落地政策,也可作进一步的沟通与协调。 三、建小镇与促产业的意见建议 一是要明确工作重点。特色小镇的发展,以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档次为目的,所有工作特别是规划都要围绕这个展开。要以做强、做精、做深黄酒产业为核心,制订前瞻性、科学性,又符合黄酒小镇特色,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阶段性任务。黄酒小镇是特殊的“一镇两区”运作模式,东浦片区重点还是要做好历史文化的挖掘呈现,以黄酒文化及相关酒文化的展示促进黄酒产业的发展;湖塘片区重点做好黄酒产业的发展升级,以产业的发展提升黄酒文化的宣传效果。 二是要做好招商工作。黄酒不仅仅是绍兴的,也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小镇要将绍兴市黄酒龙头企业引入小镇落户,其次要突破区域限制,面向全国招揽优质黄酒企业,重点是“长三角”区域,要吸引“和酒”等上海黄酒企业落户小镇,逐步改变黄酒行业“小而美”的形象;开展黄酒行业上下游的招商工作,特别是酒瓶酒坛(花雕)设计公司,不断提升绍兴黄酒的档次;开展黄酒相关类民宿的招商,开发黄酒体验旅游;可成立或引进黄酒研发相关公司,研究并开发一批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黄酒新产品,推进黄酒产品多样化、时尚化发展。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要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要用好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适时可组织一批网红来黄酒小镇采风,提高小镇知名度;利用一年一度的黄酒节庆活动,探索黄酒+旅游+节庆的宣传模式,不断丰富黄酒的宣传形式,加大黄酒小镇+黄酒行业+绍兴黄酒的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局面;要加强与旅游公司的合作,吸引外地游客来小镇观光,做精江南水乡风情游线路,开发黄酒企业工业旅游线路;在黄酒棒冰的基础上开发更多黄酒产品,吸引80后、90后等年轻群体关注绍兴黄酒。 四是扶持龙头企业。龙头盛、产业盛。黄酒小镇好不好,关键还是看企业发展好不好;企业好不好,主要看龙头企业。要加大对会稽山、塔牌等黄酒龙头企业的支持,在财政支持、税费优惠、用地用电、产品流通等领域要加大扶持力度。要组织领导干部“三服务”活动,经常走访规模黄酒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帮助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小镇建设,将企业发展与小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支撑小镇、小镇支持企业的良好态势,努力将黄酒小镇做成精品特色小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