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承压前行 韧性不减——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
|
|||||
2022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和新冠疫情,全市上下戮力同心,坚决贯彻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全年工业经济呈现总量平稳增长、韧性持续加固的较好态势。 一、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2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119.5 亿元,同比增长 10.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 5.8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从全年走势看,工业经济高位开局,在经历 4 月份上海 疫情爆发的冲击后增速下滑明显,之后在 6 月份回稳向好并延续稳定态势,展现出绍兴工业经济稳定、强大的发展韧性。 二、工业运行特点 1. 行业增长面超六成,部分行业贡献度大。2022 年,全 市 35 个行业大类中,23 个行业实现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 65.7%,其中 13 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从总量看,总量前 十大行业中有 7 个增加值超百亿元,分别是:纺织业(397.4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30.3 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205.8 亿元)、医药制造业(143.2 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26.0 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 (111.9亿元)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0.8 亿元),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62.1%;从增速看,总量前十大行业“八正二负”,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速 6.4 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分别增长 60.2%、38.1%、12.5%和 11.6%,合计贡献率达到 49.0%,成为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主力。 2.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助推作用显著。2022 年,全市规 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6.1%、15.4%、13.5%和 13.1%,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6.1 个、5.4 个、3.5 个和 3.1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分别达 60.4%、20.0%、11.3%和 42.0%,是拉动规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动能。 3. 传统产业平稳回升,压舱作用彰显。2022 年,受龙头 化纤企业产能扩增、印染集聚升级、新增企业拉动等影响,我市传统产业在上海疫情结束后实现平稳回升。2022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 1036.6 亿元, 占比达 48.9%,是我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同比增长 2.0%。从全年走势看,八大传统产业跟随大盘在5月份上海疫情结束后触底回升,已实现连续7个月的回升,支柱产业的稳定发展对助力全市工业大盘平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4. 民营企业韧性较强,主体地位稳固。2022 年,绍兴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 大盘的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有效激发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2022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 1856.1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87.6%,较上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第一大主体地位继续巩固;增加值同比增长 1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2 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7 个百分点。 5. 新增企业增势强劲,带头拉动明显。2022 年,全市月度新建投产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104 家(全省第二位),“小升规”工业企业数量 125 家,合计月度新入库企业229 家。229 家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 192.5 亿元,同比增长 613.9%,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1.9 个百分点,拉动增长贡献率达 34.6%。其中,新建投产企业拉动作用较强,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8 个百分点,远高于“小升规”工业企业拉动力。 三、存在主要问题
2. 小微企业经营较困难,惠企纾困政策仍需加力。2022年,小微企业受订单不足、原材料成本上升、物流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面临较为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生产方面,小微企业生产恢复进展远不及大中型企业。2022 年,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6%,增速较规模以上工业低 1.4 个百分点,较大中型企业低 2.5 个百分点。效益方面,小微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2022 年,小微型企业亏损面达 21.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0.3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85.7 元,高于大中型企业 2.6 元;营业收入利润率 4.1%,低于规上工业、大中型企业 2.4 个、4.7 个百分点。 3. 出口订单降幅明显,经济稳定回升后劲依旧不足。受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汇率变动等影响,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已连续 4 个月当月增速负增长。从全年走势看,受3月份上海疫情影响,全市出口回落明显,在上海疫情结束后,市场迎来波段回升(4、5、 6、7 月份呈现回升态势),但自 8 月份开始,随着外需收缩加剧、产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出口大幅下滑,并在 9 月份首次出现当月负增长,四季度延续负增长趋势。数据显示, 2022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6.2%,相比一季度(12.8%)增长幅度回落较大,其中,12 月份当月同比增长-6.2%,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市场低迷对工业生产的正向拉动也显现后劲不足。 四、相关对策建议 总的来看,2022 年,面对“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绍兴工业经济仍能承压前行、平稳增长实属不易。下一阶段,更要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主动应对三重压力,把握新机遇,加快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2. 加强二次感染后备支撑。结合疫情放开后第一波感染 高峰导致的企业短暂性用工短缺情况,进一步评估第二批感染情况及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用工的影响,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牵头指导和驻企服务人员跟踪服务作用,对容易出现因感染造成“短工”现象,影响正常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帮扶,做好谋划,如加强医疗物资援助和医务服务等,帮助企业解决阶段性难题,切实保障工业生产正常有序,为推进全市工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3. 加快培育工业发展新增长点。一方面引导现有规模以 上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激发工业发展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把培育、激励升规纳统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抓,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尤其要重点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